李卓远老师的这一课从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想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前提出发,教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家长,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榜样,正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、讲故事专家孙敬修所言,“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,脑子是录音机,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。”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,全部教育,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,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。”《格林童话》中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:爷爷老了,吃饭时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,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,只让他在火炉边吃。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,儿媳妇破口大骂,说以后要改用大木盆给老人盛饭。有一天,夫妻俩看见儿子米沙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。父亲问米沙在做什么,米沙回答说:“爸,我正在做木盆呢,等您和妈妈老了的时候,我好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。”夫妻俩听后面面相觑,十分惭愧。从那以后,他们又重新把老人请上饭桌,并细心照顾。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,作为孩子的教育者,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,是孩子品格教育的主要责任人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唯一的终身导师。孩子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习惯都模仿自己父母的日常言行,从语言习惯,饮食习惯…到行走习惯,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无处不印证着父母言行的烙印。家庭是最基层的文化教员,是民族文化、信仰的传播站。家是天然的、最好的学校。父母给予孩子成长路上的行为引导,是孩子行为示范的源泉。在充满温情和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人格比较健全。在缺少爱和温情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人格会有缺陷。
怎样去做中国好家长,建设好我们的幸福家庭呢?需要用您优雅的言行和端庄的举止影响子女,用您谦虚、诚恳、豁达和开朗的性格去感染子女,用您强烈的自主自强的毅力去熏陶子女,用您锲而不舍、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去激励子女。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。我们要成为孩子各方面的榜样,就要成为一个自信阳光、努力学习的人,一个主动锻炼身体、热爱劳动的人,一个乐于助人、尊老爱幼的人,一个礼貌待人、诚实守信的人,一个严谨自律、认真负责的人。相信也有家长有时候爱孩子爱到失去了自己。孩子心理上人格的成熟需要家长去示范,我们家长需要勇敢的喊出:“我爱你,同时我也爱自己!”孩子你很重要,而我自己也很重要!”
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,做父母是我们学习成长的一个起点,也是一个平台。你希望以后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你就做什么样的人!